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渭南市博物馆 温二强   编辑:管理员   浏览:4819

在中国传统民间年画中,有一幅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画,绘一稚气十足的胖小子,扯一串铜钱,钓戏一只三条腿的癫哈蟆,图名称为“刘海戏金蟾”,或作“刘海戏蟾”,或简作“戏蟾”。这幅年画象征财源茂盛,取之不竭,因而倍受欢迎,被看作财神画,张贴屋中。(图一)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典故“刘海戏金蟾”,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内涵,“刘海”和“金蟾”也都有其美好的寓意。本文拟对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并对相关问题试作分析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一  中国传统民间年画:刘海戏金蟾

 

一 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欣赏


渭南市博物馆珍藏了一件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图二、图三)它的形象生动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刘海戏金蟾”,有着发财富贵、喜庆吉祥的美好寓意。这件铜像,高16.5厘米,底座宽7.5厘米,重0.375千克,由刘海和金蟾上下两部分组成,整体造型优美,有机统一,灵动传神,线条浑圆流畅,形态刚柔相济,极具艺术性。创作者尤其注重神情动态的塑造:只见刘海穿着一件短衫,坦胸露怀,赤足单腿使劲踩在一只三足金蟾的背上,另一腿高抬腾空,整个人将要一跃而起;双手紧握一个挂满铜钱的大串并高高抡至头顶,张嘴大笑着,正在嬉戏脚下的金蟾,活泼可爱、自信满满的俏皮孩童仙人形象跃然眼前。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既有神仙的风骨,又有凡人的情感。

再来细瞧:这只三足金蟾同样是动感十足,它昂首前倾,用两个刚劲有力的前足使劲撑着地面,后面大腿粗壮的独足弯曲蹬地,蓄势待发,即将跃起,在全力抗争的样子;再看,三足金蟾浑身凸起稣瘤,体态丰满,给人以富态之美感。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二  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正面照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三  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侧面照


二 “刘海”形象分析探讨


首先说位于铜像上部的“刘海”。刘海本名刘元英,是五代宋初的一位道士,皈依道教前,曾事后梁时燕王刘守光为丞相,官位显赫。据明万历《湖广总志》 载:“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来谒,索鸡卵十枚,置几上,累卵于钱若浮屠状。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人居欢乐之场,其危有甚于此者。’复尽以钱擘为二,掷之而去。海蟾由是大悟,易服从道,游历名山,所至多有遗迹。宋禄于潭州寿宁观题诗,自写真于旁。”另有记述:“刘哲,字元英,号海蟾子。事燕王刘守光为相,喜黄老。一日,有道人自称真阳子(点化之)……海蟾大悟,遁道终南山下,丹成尸解,有白气自顶门出,化鹤冲天。”又据《陕西通志》考:刘海为“后梁陕西人,名哲,字元英,号海蟾子。相燕王刘守光,好黄老之学。后弃官从正阳子隐修终南山,成仙去。”也有版本认为刘海原名操(一说超),字宗成,号海蟾子,五代宋初燕山(今北京)人,在代州凤凰山修道成仙。但其大义均为:刘海蟾居动乱之世、荣禄之位,受到一位“道人”(有说这位道人就是“八仙”之一钟离权)的点化,从“危如累卵”的道理中悟出弃荣华、入道门之出路。

查阅《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后,我们可得出史实应为:后梁开平三年(909)太祖朱温封刘守光为燕王,仅过二年,即乾元元年(911)刘守光僭越自称皇帝,刘元英谏之不听,遂托疾挂印而去,远离是非之场,尽散家财,遍游访道。《神仙通鉴》载,他“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也有说,他上华山拜陈抟为师,陈抟赐其道号“海蟾子”。刘海蟾弃官不做,易服归隐,遁迹于终南山、太华山一带,潜心研究,刻苦修炼,终成大道,改名玄英,曾著有《海蟾子还丹歌》《至真诀》,均被收入道教经籍的总集《道藏》。他还被奉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

由于其戏剧性的入道过程,刻苦修炼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刘海蟾在宋时就颇有一点道仙名气,不过尚未获得正式名号。后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元世祖封其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其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可见,海蟾仙话出于宋,其仙位定于元。明代学士解缙有一副对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画中刘海。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阵里将军。”其“画中刘海”,说明了刘海形象,在明代已普遍出现。明代《列仙全传》中,刘海就是“八仙”之一。“民间传说中十分显赫的‘八仙’,刘海蟾或居其一,后来为他人取代。刘海蟾虽然没在‘八仙’中占据稳固的位置,但刘海戏蟾的故事,却使他在民间信仰中独树一帜,自成一仙。只是其名被分解成二部分,‘海’成了单字之名,而‘蟾’却被附会成另一物‘金蟾’。”因此,我们基本可得出:刘海蟾是由五代宋初道士刘元英演化成的宋元时期的著名道仙,而刘海又是从道仙刘海蟾演化成的明清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尊奉的福神和准财神。(图四)即:五代宋初⇨宋元时期⇨明清以来道士刘元英⇨道仙刘海蟾⇨福神、准财神刘海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四  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上部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五 特种邮票《桃花坞木版年画》之“刘海戏金蟾”

有趣的是,刘海蟾入道成仙时已到中年,而我们所见大多却是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童形象,没有一点道士的样子。例如,中国邮政2004年1月14日发行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4枚一套,其中第3枚,就是“刘海戏金蟾”,图中一赤足儿童,手舞一串金钱,脚下戏耍着一只三足蟾蜍,画上的赤足儿童,就是刘海。(图五)其原因是什么?孙宗兰在《刘海戏金蟾造像香薰》一文中以为:这起源于发生在清康熙时的一则故事。据清代孟籁甫在乾隆年间成书的《丰暇笔谈》载:

苏州贝宏文家,世居阊门外之南,贸易为生,累代行善。康熙初年,有一不识姓名男子,自称阿保,踵门清服厮役。贝允而收录之。令其力作,意甚勤谨。月余给以工值,辞不肯受。时或数日不食不饥,家人辈咸异之。一日令涤溺器,辄翻里涤之。涤毕,旋又翻转,软如羊豕之脾,群辈更加惊诧。元夕抱主人之子观灯于市,人丛中忽失所在,举家惶急。三鼓始归,主家大诮让之。答日:“今年天下灯俱不盛,唯福建省城灯颇可观,故抱住一赏耳。何邃怒也?”人犹未信之,儿徐探其怀,出鲜荔枝十余枚,置父母前,曰:“请啖之。”因始知其为仙也。又数月,汲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绳数尺系之,负诸肩背,喜跃告人曰:“此物逃去,期年不能得,今寻得之矣!”于是乡里传述,以为刘海蟾在贝家,争往看之,至拥挤不得行。负蟾者举手谢主人,从庭中冉冉乘空而去。

笔者认为以上说法不妥。因为,这则故事发生在清代,而我们所见至晚在清代之前的明代,孩童形象的刘海已出现了。刘复兴在《从馆藏文物中刘海蟾形象变化看道教的世俗化倾向》一文中讲到:“明清时期,道教深入民间信仰,使道教诸神信仰与人民的世俗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甚至道教的宗教活动变成世俗生活的组成部分。刘海蟾形象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传说和喜闻乐见的婴戏形象,在明代中晚期成功地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并进一步夸张化和艺术化。将爬在刘海蟾背上或抱在手上的金蟾放在了脚下,与刘海蟾形象对应,形成‘刘海戏金蟾’的艺术情景化再现,富有民俗和生活情趣。”笔者比较赞同刘复兴先生观点,并认为:这很可能是当时的民间艺人受到佛教中“善财童子”的启示而改造创新出孩童形象的刘海,可以说刘海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善财童子,因而更为中国老百姓所接受。而且,由于此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连小孩或妇女额前留的短发,也被称为了“刘海”。

 

三 “金蟾”形象分析探讨


再说刘海脚下的三足“金蟾”。蟾即蟾蜍,属两栖纲蟾蛛科,最常见的一种个头较大,体长可达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不等的痕庞,俗称“癫哈蟆”。它相貌虽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因此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比喻。但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到人们欢迎,进尔信奉之。在中国古代,蟾蜍是一种具有相当高地位的灵物,受过虔诚的崇拜。早在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商代青铜器上就曾发现有蛙纹和蟾纹图样,据专家推测它们作为原始先人图腾崇拜主要样式之一,也是作为多子和生殖崇拜的常见符号。(图六、图七、图八)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六 蛙纹演变序列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七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壶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八 商代青铜器先方彝

西汉时的《淮南子·精神》中说:“日中有骏鸟,而月中有蟾蜍。”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三:“界清无死之药放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放笠之龄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怒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把美貌仙子嫦娥和丑八怪癫哈蟆扯到一起,不伦不类,似乎不可思议。然而,古人眼里的“蟾”,不是等闲之物。特别是在道教经典中,罕见之蟾可是成仙得道的神灵之属。中国古代的蟾蜍崇拜,与魏晋时期道教的渲染大有干系。西晋陆机所撰《要览》中称:“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额下有丹书八字,名肉芝。以五月五日取阴干,以其足画地,即流水。带之放身,能辟兵。”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说:“蟾诸寿三千岁者,头上有角,额下有丹书八字。”宋代《太平御览》引东晋郭璞《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时人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后世道家又制造出“三足蟾蜍”之说,令世人垂涎。(图九)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赏析

图九  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下部

俗话说:“两条腿的人好找,三条腿的蛤蟆难求”。金蟾又称三足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稀奇灵物,有吸财、镇宅、辟邪等功用,其美好印象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并已深入人心。民间就有“得金蟾者必大富”,“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的说法。可见,金蟾成为一种以物寓事的吉兆和招财进宝的特殊象征,人们相信得其可带来财运、福运。许多“刘海戏金蟾”样式,正是艺人们的艺术加工,使得作为灵物的金蟾既与自然的蟾蜍有一定联系但又不是完全对等的。首先,形态上的夸张。蟾蜍背上疣状凸起的疙瘩与金蟾身上层叠类似铜钱的形象相类,给人以财富的隐喻与联想。这类刘海戏金蟾多以民间雕塑为主;其次,生理上的比附。蟾蜍在本性类别和生理特征上不同于青蛙之处,除了外在形象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们认为它不鸣不叫。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和生理本能,但经过民间长期的附会、加工和“灵化”处理后,蟾蜍被塑造成为既能守财、旺财,而又不宜露财的灵物;再次,谐音的运用。在汉语里“蟾”与“钱”谐音,虽然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而且近乎荒诞,有扑朔迷离的迷信色彩,但显示出汉字语音在民俗中奇妙而特殊的“应用”;还有,传说月宫住着三条腿的蟾蜍,蟾宫即“月宫”,于是古代又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中进士、锦绣前程之义。这些应该就是金蟾为何一直备受大众青睐的原因。

那刘海为什么要戏金蟾呢?民间传说三脚蟾能口吐金钱,而刘海戏金蟾是让金蟾多多吐金,施济天下穷人。又传,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让它不断吐出金钱,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如今,“刘海戏金蟾”仍然是我国各种民间艺术创作中历久不衰的经典题材。而渭南市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明代“刘海戏金蟾”铜像,无疑是传世的古代“刘海戏蟾”形象中的佼佼者。整个铜像造型浑然一体,协调优美,形神兼备,妙趣横生,一派欢天喜地、吉祥富贵的美好形象,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温二强:渭南市博物馆 助理馆员,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

备注:此论文已发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第25辑),三秦出版社,2018.12

 


现陈列于渭南市博物馆西三楼基本陈列展厅独立柜中。

浮屠即指佛塔。

(清)阮元著,王明发点校:《广陵诗事》,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版,第98页。

卿希泰:《中国道教(第四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陈抟(871-989),字图南,号扶摇子,皇帝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为五代至宋的著名道士,他是道教“老华山派”创始人,精通儒、佛、道三教,著有《无极图》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宋史》中有传。

全真道是宋金时道士王重阳所创,为标榜其道统悠久,故尊王玄甫、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四人为祖师,他们与王重阳被后继者一起合称为“北五祖”。

祁庆富、金荣振:《刘海戏金蟾》,《商业文化》1995年第4期,第52页。

孙宗兰:《刘海戏金蟾造像香薰》,《天水日报》2006年5月27日第3版。

程波涛:《“刘海戏金蟾”的文化寓意与民俗功用阐释》,《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4期,第89页。

祁庆富、金荣振:《刘海戏金蟾》,《商业文化》1995年第4期,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