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与华相宜”瓦当

这块瓦当1998年出土于华阴市卫峪乡瓦渣梁,瓦渣梁是西汉时期京师粮仓的遗址所在地。此瓦当呈圆形,直径14.8厘米,中心圆钮突出,当面以双界四格分布的形式篆刻四字,顺时针旋转读为“与华相宜”。整块瓦当构图细腻、文字巧拙,是汉代瓦当中的精品。

瓦当是古代重要的建筑构件,又称瓦头,起保护木质屋檐和美化屋面的作用。我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春秋晚期形成较完善的模式。早期瓦当多为半圆形,上饰卷云纹等。秦代瓦当以动物纹为主,汉代可谓是瓦当发展的高峰期,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齐全,纹饰图案也更讲究。文字瓦当更是独具特色,它多用于宫殿、帝王陵墓、官署等建筑中,其主要图纹多为吉祥话语,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这块“与华相宜”瓦当的寓意就非常深刻而美好。“华”字狭义指“华山”,广义指“华夏”。所以“与华”就是与华山、与华夏民族,“相宜”就是指平衡和谐,“与华相宜”指的就是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华山这座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样壁立千仞、坚忍不拔、气象万千。

渭南自古便是畿辅重地,渭南市博物馆以“与华相宜”这块瓦当为基点,渐进式地呈现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繁衍生息的遗迹,在渭南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这块瓦当具有独特的意义,是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举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