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可关注小程序

发布时间:2023-09-21   来源:陕西省公安厅等   编辑:管理员   浏览:272

    

9月19日,在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十三届联席会议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警务协作会议上,“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可关注小程序


该平台是基于微信13亿活跃用户的庞大群体而打造的小程序,广大群众和网友无需下载APP软件,即可进行涉及文物犯罪线索举报。相关信息也可以第一时间流转至各省、市、县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便于及时开展工作。


2011年,受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委托,陕西省公安厅建立“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承担全国文物犯罪信息的录入、审核、分析、研判工作。2017年陕西省厅又开通“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加强打击违法犯罪、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方面的国际执法合作,在支撑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追索被盗文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可关注小程序


此次“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运行,是继“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之后,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方面又一重要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实战效能,激发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切实推动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警务协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9月19日,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十三届联席会议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警务协作会在西安召开,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十三届联席会议主席会议轮值主席、陕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戴彬彬出席会议并致辞,公安部和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山东、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厅(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出席并讲话、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出席。



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可关注小程序


会上,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山东、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厅(局)有关负责人共同签订了《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协作议定书》,举行了全国文物犯罪线索举报平台上线启动仪式;陕西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杨尚伟作了主旨发言,与会各省(区)、兵团公安厅(局)负责同志分别进行交流发言;按照协作机制,陕西省公安厅与甘肃省公安厅进行了轮值会徽交接。


陈培军指出,多年来,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完善和深化打击广泛文物犯罪联合长效机制,部署专项行动,联合挂牌督办大案要案,发布A级通讯链,特别是两部门依托在陕西省公安厅建立的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和追索流失文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培军指出,今年3月份,公安部、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推动打击广泛文物犯罪工作。另外,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将文物安全防范纳入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不断增强文物安全运行防控能力。


陈培军强调,要充分发挥举报平台信息支撑作用,希望该中心积极拓展群众参与的渠道,充实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强化信息的汇集,大数据分析研判,助力打击文物防范犯罪工作。按照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保护保管单位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建立健全联动共建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在重要的文物保管单位、文物资源分布的密集区域,设立公安、派出所或者警务室,加强重点防护和安全防范的力度。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是文物资源富集区,留下了极为丰富、珍贵的文物瑰宝和文化遗产,有30余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占全国总量四成之多,仅陕西就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超过700万件馆藏文物。各类文物安全防范难度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任务艰巨,联合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各省区公安机关加强警务协作,共同开展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工作十分重要、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