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满绘壁画的元代墓葬 是如何整体搬进了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05-09   来源:华商报   编辑:马虎振/文 赵彬/图   浏览:438

一座满绘精美壁画的古墓葬,竟被整体“打包”搬进了博物馆。“五一”前试开放的陕西考古博物馆第五展厅内,洞耳村元代壁画墓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



这是如何做到的?2022年5月6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严静通过“陕西文物探探探”的镜头向公众做了讲解。



时隔20年再次发掘,搬迁至博物馆后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这座元代壁画墓位于渭南市蒲城县洞耳村。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就对该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墓室和甬道全都绘有壁画。虽然壁画内容丰富,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只好做了原址填埋保护。



2018年,时隔20年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再次对这座元代墓葬进行发掘,决定将这座壁画墓进行整体打包后,搬迁至陕西博物馆进行展陈。



2021年5月,蒲城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终于被搬到了正在建设中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再次对壁画进行保护,这项工作一直到2022年3月才结束。



2022年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试行开放,这座元代壁画墓惊艳亮相,一时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热点。



巨大挑战:既要整体搬迁壁画,还要拆掉壁画附着的砖体



严静介绍,蒲城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是八边形弯窿顶砖砌墓,墓室壁画色彩丰富、保存完整,是省内少见的蒙元时期的壁画墓。将古墓葬整体打包搬迁进行保护,此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曾成功实施过多次。但这次的元代壁画墓整体搬迁,对文物保护人员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全国范围内可能都属首次。



“因为以前整体搬迁是连砖一起整体打包的。而这次考虑到博物馆建筑的承重、壁画展陈效果等原因,要求不仅要把壁画整体带回,还要把作为壁画支撑体的外部砖体都要拆掉更换新型支撑体。”



“洞耳村壁画墓并不是像大多汉唐墓葬壁画那样先在砖上抹一层草拌泥,然后再抹一层白灰层做底,之后再在上面做画;它是直接在砖上抹了一层薄薄的加筋白灰层,就在上面作画了。所以,既要拆除砖体又要整体搬迁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壁画地仗层极薄且与砖体结合紧密,常规揭取方法难以确保画面的完整性。文保人员在全面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了“更换支撑体”的方法——在做好内部加固与支护后,拆除壁画墓外部砖体的同时进行加固并粘接新型支撑体,完成了壁画墓的整体搬迁。



现场实施保护前,就做了多项现场科学调查与研究



严静介绍,在考古发掘现场动手做保护之前,他们就首先邀请各方专家对这座壁画墓的壁画做了很多前期的现场调查工作,包括多光谱照相、三维扫描、颜色记录以及壁画制作工艺调查、病害评估等。请西北地勘的专家来做了墓葬地质环境勘察,联合长安大学对墓葬埋藏土壤进行研究以评估其对壁画病害的影响;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利用红外热波技术了解壁画内部的构造缺陷。动手前就做这么多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评估后面做保护时可能会发生啥问题,好提前做好预案,把问题给解决掉。



内部保护完成后,采用石膏、麻布和木龙骨等做全面支护



“根据现场科学调查的情况,我们首先在壁画墓内部对画面进行了保护。我们用丙烯材料对它进行加固后,又进行了贴布。贴布有两个功能:一是增加壁画的强度,二是跟外部进行初步隔离。贴完布后,又选用聚乙烯薄膜,就是塑料薄膜,对它进行完全隔离。”



“想从外面拆砖,如果里面是空的,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拆的时候就会塌掉。所以,搬迁的所有的壁画都得先从里面做。我们先用石膏和麻布做了一个壳子,石膏有强度,麻布有韧性,可以对壁画进行整体撑护。然后用木龙骨在内部进行全方位支护,以确保画面内部的整体性。”



一点点拆除壁画附着的砖体,同时对壁画进行外向加固



“做好了里面的撑护,才能对外面的砖进行拆除。这也是这个壁画墓保护难度最大的地方。唐墓壁画制作一般比较规整,颜料下面是白灰层,白灰层下面是草拌泥层,草拌泥层下面才是砖。这样的壁画,我们可以从草拌泥层把它揭取了。但这个元代壁画墓只有白灰层,而且非常薄,就刷在砖上面。我们拆砖时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把一块画带掉。所以拆取砖块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壁画不能有损失。”



“我们一般是先轻轻地撬一下,如果能取下来我们就取;如果不能取下来,我们就用工具进行切割打磨。我们宁愿让砖在上面粘一点,然后用打磨机一点一点把它磨掉。所以有时候一上午可能才拆了一块砖,就是因为砖和壁画粘接得非常紧,而我们的工作不允许出错,只能小心再小心。如果某个地方出现状况干不了了,那就只好停下来想办法。要不然就是做了试验然后再去干,但绝对不允许在文物上去做试验,所以非常耗时。”



“同时,我们一边拆砖,一边对壁画的白灰层从外部用丙烯材料进行反向加固。之后还要进行贴布再加固,贴布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强度。这次贴的布,和里面的不一样,贴的是厚的无纺布。所以,外面的土是一层一层地去除,砖是一层一层取下来,保护材料则是一层一层地贴上去。”



用蜂窝铝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给壁画做新支撑体



“这样加固完之后,我们还要对壁画墓更换新的支撑体。我们选择了蜂窝铝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作为壁画新的支撑体主要材料。蜂窝铝芯是按蜂巢的样子建造的,虽然很轻但能起到很强的支护作用。这也是我们进行多次尝试后摸索出来的一个新方法。现在壁画保护的主要支撑材料是蜂窝铝板,但蜂窝铝板没办法随形,所以我们选择蜂窝铝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替代了蜂窝铝板,对它进行了支撑体的更换。”



“在蜂窝铝芯外面,我们又用铝条进行了锚固,并安装铝方管进一步增强壁画支撑体强度。就这样,整个壁画的外面更换了一个支撑体,它的强度足够实现壁画的搬迁和展示。”



里外保护做到位后用槽钢从下面穿过,实现和地面分离



“把里边和外面都做完了,它和下面的土还是连着的。这时候我们就从底下穿过去一根一根的槽钢,把支撑体最后整个焊接到槽钢上面,形成一个整体。起吊时除了底下的槽钢,上面还做了一个十字交叉的支撑结构,这是为了对力做一个分散,以确保壁画起吊的过程中是稳定的。”



壁画最后和地面分离后,就要进行吊装和运输。“最终被整体搬迁的这座元代壁画墓,重量只有3.5吨。而别的比这座墓葬还小的墓葬,整体搬迁的重量都在十几吨甚至几十吨。”



运输到博物馆又做了10个月保护,工作时要戴防毒面具



严静介绍:“吊装运输回来,把它搬到了考古博物馆后,我们还要对它进行再修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及早把它搬过来。因为它很大,在博物馆外部框架做好之后就要把它吊装进来,要不然后面门窗封了就进不来了,所以它也是最早搬进博物馆的文物之一。”



“2021年5月,蒲城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搬到博物馆后,文物保护人员再次对壁画实施保护,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才结束,为期又是10个月。这些工作包括把里面的木笼骨支撑、石膏麻布支撑,表面贴附材料等都去除掉。然后对画面进行清理、加固、修饰等。”



“因为壁画贴布材料去除时所用的药品有一些味道,对身体有害,文保人员必须带着防毒面具,要一点点把它给去除掉,所以工作也比较慢”。去除掉之后,还要对画面眩光、开裂、霉菌等病害再进行逐一处理,并结合考古现场的资料进行一些修饰,最后才算完成了这个壁画墓的整个博物馆保护修复环节。



“之后我们还要对它进行环境控制。因为壁画比较脆弱,所以灯光要求比较严,还要恒温恒湿。我们在墓室里面放了多个环境远程监测设备,可实时了解壁画的环境状况,并定期对它进行评估,以确保文物处于稳定的安全状况。”



博物馆展示时抬高3米,让观众可以在下面观看



“考虑壁画非常脆弱,展示的时候是不能让观众进到里面看的。所以我们设想把这个壁画墓抬高,让观众从下面看。壁画墓吊装时重量是3.5吨,把里面的材料去除后不足3吨,可以满足壁画抬高展示的需求。在壁画墓下面,我们用了低反玻璃,观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壁画的内容。我们把整个壁画墓抬高了3米,把底部原来插的槽钢去掉后,在外围又做了一个更大的钢构架的支护。而抬高之后,里边壁画的内容,观众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很全面了。



四壁、甬道和穹顶都绘有壁画,生活味道很浓



这座元代壁画墓的墓室壁画分为直壁壁画和顶壁壁画两部分。



直壁壁画分为四个单元:北壁是墓主夫妇“堂中对坐图”,西壁是“行别献酒图”,东壁是“醉归乐舞图”,南壁环绕甬道口绘有对飞双雁和曲蔓卷草。甬道东壁绘“停舆图”,西壁绘“放牧图”。墓顶周壁梯形格交叉间隔,分别绘了四幅“童子戏花图”和四幅“火焰珠图”。



正中间最显眼的是“堂中对坐图”,画中夫妇两人就是墓主人。男主人戴着折沿带披缨帽,女主人戴着姑姑冠,两人的正上方有墨书题志。根据该题记“大朝国至元六年岁次己巳”可知,墓主人下葬于公元1269年,是一座蒙元时期的墓葬。据墨字款识中“娘子李氏云线系河中府人”、“张按答不花系宣德州人”可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丈夫“张按答不花”是现在的河北宣化人,妻子“李云线”是现在的山西永济人。“祭主长男闰童悉妇,二月清明日闭穴,蹑个真”是说他们的长子“闰童”于1269年清明日将父母合葬,并封了墓门。



男主人旁边的男仆手持一种叫做“骨朵”的兵器,女主人旁边的女仆手里捧着食盒。



“行别献酒图”画的是男主人要出门,旁边有人跪着献酒,两匹马整装待发;“醉归乐舞图”画的是男主人醉饮归来,旁边有人乐舞奏兴,弹奏着乐器“火不思”,有人戴着瓦楞帽,有人留着蒙元时期常见的“婆焦发饰”。



甬道东壁绘的“停舆图”中,画面主要是一辆牛车,还有羊、骆驼,人比较闲适地睡着了。甬道西壁绘的放牧图是一个人在放一群羊,手里拿着鞭子。



墓室是穹窿顶,内部很像是蒙古人用的毡帐,穹窿顶上最中间还留有和毡帐上的天窗一般的形制。



严静介绍,蒙元时期的习俗和汉人是不一样的。唐墓壁画很多都是有一定制式的,比如东壁是乐舞图,北壁是玄武图,南壁是朱雀图。但到了元代就不一样了,比如这做墓葬的壁画内容就比较生动,完全是生活化的场景。



活化了的壁画,就像是元代人留给今人的“纪录片”



为了更直观展示壁画的内容和现场实施保护的过程,博物馆还对壁画进行了动画活化。



拾级而上到这座壁画墓的外部侧面再去看,博物馆采用的多机位投影展示手段,还让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活”了起来。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被“活化”后的动画,比如弹奏“火不思”的人、来回奔跑跳跃的狗等,很像是那个年代的人留给今人的生活微记录片。而考古现场“更换支撑体”的文物保护过程,也通过动画形式对观众进行循环讲解和展示。



严静说:“视频中展示的更换支撑体过程虽然只有几秒,但我们做这项工作历经了近两年时间。看到博物馆最终的展示效果,我们都感到很有成就感。在这个展项的周围设置了多块多媒体显示屏,有些是沉浸式的,可以动手操作,里面有很多丰富的内容,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显示屏了解更多的信息。”